单口相声大师刘宝瑞,刘宝瑞代表作列举

2025-07-04 03:20:55

  刘宝瑞是中国相声第六代的演员,他的师傅说张寿臣。刘宝瑞所演绎的相声借鉴了多种戏剧,电影等等的艺术特点。自己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在单口相声中更为独特,所以被誉为:单口大王,那么大师刘宝瑞单口相声有哪些代表作呢?一起到戏剧文化看看!

  早年生平
  刘宝瑞1915年生于北京,本名刘明光。自幼家境贫寒,九岁开始接触相声艺术,常游走于北京天桥和东安市场相声场子之间,曾随崇寿峰学艺。十三岁正式拜张寿臣为师(张寿臣为其取艺名刘立棠),学说相声。十四岁赴天津,与马三立、赵佩茹、李洁尘等在南市联兴茶社相声大会演出,并常到广播电台播音,初露头角。

  1932年,17岁的刘宝瑞与18岁的马三立搭档,去营口、烟台、青岛等地“跑码头”,演出相声。在从营口开往烟台的轮船上,由于身无分文,两天没吃东西,刘宝瑞饿昏了,马三立迫不得已,偷了别人两个烧饼,才救了刘宝瑞一命。从此,刘宝瑞和马三立结下了十分深厚的友谊。

  战乱时期
  1937年,刘宝瑞赴济南光明茶社演出,期间编演了相声《家务事》、《韩复榘讲演》(《韩青天》),揭露当时山东省负责人、亲日派直系军阀韩复榘不学无术、骄横昏庸的丑态。1939年,天津水灾,刘宝瑞前往唐山演出,水灾过后返回天津。

  20世纪40年代,为维持生存,刘宝瑞一直不间断地在各地“跑码头”。期间曾在天津、北京、济南、南京、上海等地,与曲艺名家白云鹏、高元钧等合作演出。

  1941年,刘宝瑞到开封演出两个月,期间同张杰尧(张傻子)合作演出。1944年,刘宝瑞在济南创办“共乐茶社”相声大会,邀请张寿臣、于世德、张立森、王长友、高桂清、来少如等演出。济南相声场子垮了之后,刘宝瑞从济南回到北京,入“启明茶社”演出,期间和郭荣起搭档,互为捧逗,一连在电台播演了四个月的相声节目,在北京城造成较大影响。

  1949年,刘宝瑞与赵月华结婚并在南京成了家。没过多久,为生活所迫,刘宝瑞只身前往香港,成为第一个把相声带到香港的艺人。

  建国初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已在香港颇有人缘的刘宝瑞回到解放后的上海。1952年回到北京,参加中国戏曲研究院实验曲艺团。后调中央广播说唱团任艺术指导。

  从1954年起,刘宝瑞先后去过江、浙、鲁、豫、内蒙古等地基层演出。1954年春节期间,到北京郊区为农民演出,同年4月,到琉璃河北水泥厂下厂辅导工人曲艺队伍。此后,刘宝瑞为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曲艺训练班坚持教学十二年,培养出大批青年相声演员。

  1959年夏天,刘宝瑞去福建前线慰问解放军,访问了侦察英雄纪瑞瑄,及时创作、表演了歌颂英雄的单口相声《神兵天降》,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篇军事题材的单口相声。

  六十年代初,刘宝瑞和侯宝林、马季一起,经常去北京中南海,为毛、刘、周、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专场演出,并多次受到亲切接见。

  1962年春节,为贯彻中宣部“国家暂时困难时期,物质生活贫乏,在宣传上应着眼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使人们充满笑声”的指示,中央电视台(当时名为“北京电视台”)举办以相声为主的“笑的晚会”,“大轴儿”是刘宝瑞等表演的多人相声《诸葛亮升帐》,相声的“底”由王决设计,是诸葛亮的一盘点心被帐下四员大将吃了,滑稽可笑,颇受欢迎。(这段相声到“文革”期间被无限上纲,打成“毒草”。“底”被诬为“恶毒攻击人民饥饿,抢点心吃,发泄对现实的不满。”)

  文革时期
  “文革”期间,刘宝瑞遭受严重冲击和迫害,被下放北京房山农场劳动。1968年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下午,刘宝瑞在北京房山路村劳动时受到现场批斗,当晚逝世,年仅53岁。刘宝瑞死后其尸首被草草掩埋,至今遍寻无果,只留衣冠冢葬于北京朝阳陵园。

  《刘宝瑞表演单口相声选》(中国曲艺出版社1983年版)收录作品:
  《珍珠翡翠白玉汤》、《山东斗法》、《豆腐侍郎》、《日遭三险》、《贾行家》(《假行家》)、《酒迷》、《傻子学乖》(《学乖》)、《赎驴》、《穷不怕巧斗贾仁义》、《皮匠招亲》、《四子科考》、《一字诗》、《打油诗》)、《赶考》、《化蜡扦儿》、《火龙衫》、《大脑袋》、《赞马诗》、《灶王爷》、《孟姜女》、《白蛇传》、《芜湖关帝庙》、《泰山石敢当》、《三吃鱼》、《兄妹联句》、《君臣斗智》、《纪晓岚》、《慈禧入宫》、《知县见巡抚》、《假斯文》、《全上来》、《翻跟头》、《画账》、《朱夫子》、《天王庙》、《文庙》、《画扇面儿》、《暴发户》、《兑水》、《韩复榘讲演》、《家务事》、《善意恶语》、《讲字》、《一字两读》、《草船借箭》、《书迷闹洞房》、《打砂锅》(《书迷打砂锅》)、《张飞爬树》、《跑海》、《空城计》、《兵发云南》、《“讲”戏》、《红先黑后》、《猫蝶图》、《风雨归舟》、《偷斧子》、《增和桥》、《和尚开荤》、《法术》、《当行论》、《扎针》、《宋献策测字》、《测字》、《先写后问》、《求财》、《黄半仙》、《无鬼论》、《学徒》、《上学》、《狗噘嘴》、《小“zi”儿》、《神童解缙》、《漫话燕京》、《皇帝选陵》、《十二缺》、《扇子规律》、《底漏》、《劝架》、《要账》、《卖柿子》、《白吃猴儿》、《糊驴》。

  【结束语】这么一个厉害的角色,真是不容忽视,就连小编平时不经常看相声的也被他的相声所吸引,真是独特得让人羡慕呢!

你可能也喜欢:



同类文章
全面解析京剧文化:揭秘后四大须生的身世、作品和表演风格

全面解析京剧文化:揭秘后四大须生的身世、作品和表演风格

  在京剧文化中的四大须生指的就是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的前后四大须生中,都有马连良的名字,所以京剧中前后四大须生一共有七个人。都是著名的京剧演员,那么本期京剧文化,就重点来介绍京剧后四大须生都有谁。  20世纪2、30年代,京剧老生演员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各自创立了独具风格的艺术流派
2023-12-20
经典豫剧《包青天铡美案》精彩剧情回顾,重温铡美案选段,领略传统戏曲魅力

经典豫剧《包青天铡美案》精彩剧情回顾,重温铡美案选段,领略传统戏曲魅力

  包青天是历史上的一位名官,并且包青天的存在导致这河南开封也随之受到世人的了解。包青天的清正廉洁不仅仅只是活在一本本史册上以及电视剧中。最早的表演就是在戏剧上看到包青天的威风。  那么,本期豫剧文化一起了解豫剧铡美案选段。  《铡美案》唱段:  落雨不怕落雪也不怕,就算寒冷大风雪落下  能够见到他
2023-12-20
详细介绍河南豫剧文化中的名段和代表作品

详细介绍河南豫剧文化中的名段和代表作品

  落后的文化阻碍生存与发展,先进的文化一定是促进生存与发展的,弱势文化只能造就弱者,强势文化必然造就强者。我国的文化底蕴是相当深厚的,你知道作为我国重要文化遗产的豫剧有哪些名段?本期豫剧文化为你盘点。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近400年的历史。是在河南民歌,小调及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后吸收北
2023-12-20
河南豫剧大观——细数河南豫剧的经典作品及精彩表演片段!

河南豫剧大观——细数河南豫剧的经典作品及精彩表演片段!

  在古代一些达官贵人的生活中,有或者是哪些贵族夫人日子中都少不了提供消遣的方式,河南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自然少不了戏剧的存在,豫剧的精彩也是众人可见的。  那么,本期豫剧文化一起了解一下河南豫剧有哪些。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中国戏曲三鼎甲“榜眼”,中
2023-12-21
河南省豫剧的独特特征以及备受赞誉的优美豫剧作品有哪些?

河南省豫剧的独特特征以及备受赞誉的优美豫剧作品有哪些?

  “只要是一个稍有思想的外国人,还不敢轻蔑我国的文化,如中国人,又何必自轻自贱,自认是没有文化的国家。”戏剧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不仅代表历代先人的创造力,更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期豫剧文化为你解析豫剧的特点。  豫剧一向以唱见长,在剧情的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
2023-12-21
中国戏曲的历史悠久,母亲丰富多彩:探寻最为古老的中国戏曲剧种

中国戏曲的历史悠久,母亲丰富多彩:探寻最为古老的中国戏曲剧种

  在中国古老的戏曲大全中,有很多种的戏曲。例如京剧、徽剧、昆剧等等,在这些戏曲中,昆剧为中国的戏曲之母。那么为什么昆剧能够成为中国戏曲之母呢?接下来戏曲大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昆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它的原名叫“昆山腔”,简称“昆腔”。元末明初,作为南曲声腔的一个流派,在江苏昆
2023-12-21
豫剧分为几派?介绍豫剧桑派艺术!

豫剧分为几派?介绍豫剧桑派艺术!

  “我曾说过的这句话或许恰如其分:先前的文化将变成一堆废墟,最后变成一堆灰烬,但精神将在灰烬的上空迂回盘旋。”戏剧是我国传承久远的非物质文化,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没落了许多,但是本期豫剧文化还是为你盘点豫剧的流派。  桑派是豫剧表演艺术家桑振君创立的豫剧旦角艺术流派。桑派是豫剧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
2023-12-21
请问豫剧《花木兰》中唱的是哪个朝代的花木兰?

请问豫剧《花木兰》中唱的是哪个朝代的花木兰?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上从来不会缺少英雄的故事,巾帼女英雄更是令人印象深刻,花木兰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了,在豫剧中,花木兰的唱段是怎样的呢?想要更多的了解花木兰唱段,本期豫剧文化为你盘点。  对于花木兰的历史年代问题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民间说法是:  第一种说法是:  北魏太武帝年间,花
2023-12-21
京剧谭派创始人:谭鑫培个人资料

京剧谭派创始人:谭鑫培个人资料

  京剧一直是中国戏曲的传统,也是广泛受到大众欢迎的一种戏剧。那么最早是由谭鑫培来创建京剧这个剧种。那么本期的京剧文化,小编就带你一起来聊聊京剧的创始人:谭鑫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  谭鑫培(1847年4月23日-1917年5月10日),艺名小叫天,人称谭叫天,湖北省武昌县(今武汉市江夏区)人
2024-05-30
茅善玉简介资料,沪剧茅善玉精彩唱段

茅善玉简介资料,沪剧茅善玉精彩唱段

  沪剧是地方戏曲剧种的一种,上海被简称为“沪”。沪剧就是在上海一带比较有名的戏剧,沪剧源于最初的民间民歌,而后在不断改变不断进步,形成如今完善的沪剧,也有着很多沪剧的代表人士。  那么,本期沪剧文化一起了解茅善玉的精彩唱段。  茅善玉,上海市人。她的表演感情真切,动作优美;演唱时嗓音甜润,情深味浓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