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布依族和壮族的关系和区别

2025-07-06 22:55:55

  布依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在丰富多彩布依族文化中,布依族和壮族同是古代的“百越”经过漫长的演变而来的。那么,布依族和壮族的关系和区别在哪里?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从血统、语言、文化、分布、社会、经济各个角度上看,这个族群无论如何都可以说是同一个民族,不管是壮族、布依族,还是侬族、岱族,其实都是一个民族不同的称呼而已。根据语言来看,他们可以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区别在于北部系统的语言没有送气的塞音,而南部系统则有。南

  部系统包括中国的南部壮族和越南的岱族、侬族、高栏,北部系统包括中国的北部壮族、布依族和越南的布依、热依、都依等法定民族。而这个族群内部按地域和支系的不同,有“布饶(僚)”“布土”“布壮”“布依”“布央”“布侬”“布岱”等20几个自称。

  然而,唯一能够统一整个族群的称呼,其实从隋唐开始早已经出现在汉文的记载里——“僚”,实为古汉人对这个族群普遍自称的汉字译音。所以在这里,我们以最为普遍和统一、而且承上启下的自称“僚”来统一所谓的“壮族”、“布依族”、“侬族”、“岱族”。相通的语言、同质的文化、一样的血统、连贯的分布,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民族”——“僚”。

  布依族主要居住在贵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黔西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和贵阳市。与壮族地区仅是南盘江、红水河之隔。在壮族、布依族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器物,都有有肩石斧、有段石锛、几何印纹陶。

  壮族有相当多的人自称pou jai(国际音标注音,下同),布依族多数自称pou jai,两族的自称相同,但汉语音译则有布依、布越、布雅衣之别。南盘江、红水河南岸的壮族与北岸的布依族语言相通,习俗相同。故国家于1956年决定创制壮族、布依族拉丁化拼音文字时,采取壮文与布依文联盟的方针。从古到今,南北两岸的两族人民有着密切的血亲和姻亲关系。

  秦汉时期,布依族已分布在现今的居住地。布依族有一部分是五代时(907—959年)楚王马殷从邕管(今广西南宁地区)迁到贵州的。有3种,一是布龙,一是卡龙,一青仲。分布在贵阳、平越(今福泉——录者注)、都匀、安顺、南笼(今安龙——录者注)等地,有与壮族相同的黄、罗、班、莫、柳、文、龙等姓(《贵州通志》卷7)。

  《贵州通志》还记载说,贵州荔波县有僮人,与其他民族杂居。荔波原属广西管辖,清雍正十年(1732年)才划归贵州。罗斛(今罗甸——录者注)县、册亨县有侬人(壮族中也有这一支系)居住,这两个县也原属广西管辖,清雍正五年(1727年)才改归贵州省管辖。记载中所说的壮人、侬人,现在大多数已是布依族。

  “三苗之后,有九种,黔省最多,流入滇中者,惟仲家(布依族)、花苗而已”(《南诏野史》)。说明历史上云南省有布依族。1982年10月29日,《云南日报》首次正式公布云南省有布依族,共4721人,分布在罗平、富源等县。

  50年代后期,我(云南)省曲靖、红河一带的‘沙族’、‘都匀人’曾归并为壮族,此后很多布依族人也就报自己为壮族。直至1982年人口普查中,又根据本民族群众的意愿,经有关部门反复查证核实恢复了‘布依’这个族称。云南省的布依族是由三部分人组成:第一,从广西方面迁入者有吴、郎、赵、侬等姓。第二,从贵州方面迁入者如罗平县大寨之王姓是从贵州凯里方面迁来,距今已10代(200余年)。

  第三,南京籍的汉族,在明代随军入滇后或屯守滇东南或从他地迁来云南,以后逐渐融合于布依族者”(《民族工作手册》第161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广西没有布依族。上述从广西迁入云南的布依族,实为布依族。1796年,贵州南笼(今安龙——录者注)起义是布依族韦朝元、王阿崇等人领导,以布依族群众为主体进行的,为避免遭到封建统治的镇压和屠杀,迁徙到四川省,现今四川省的壮族是他们的后裔。这些都可见壮族与布依族关系的密切。

  猜你可能也喜欢:
  
  
  
  

同类文章
评估满族人口规模及其地域分布情况

评估满族人口规模及其地域分布情况

  曾经的满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辉煌灿烂的一笔,随着清王朝的毁灭,满族文化一度处在低谷,但是时间走到现代化的社会,如今全国上下的满族人民发展出了多少的人口,具体又都分布在全国的什么地方呢?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满族的人口数量约为1041.0585万人。其中辽宁有满族533.6895
2023-12-20
深入了解具有独特魅力的撒拉族美食文化,尽享文化与美食融合的难得盛宴

深入了解具有独特魅力的撒拉族美食文化,尽享文化与美食融合的难得盛宴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中国黄河沿岸的青海省地区。作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撒拉族所有的习俗得根据伊斯兰教而定。撒拉人自称“撒拉儿”,其他民族称之为“撒拉”。那么,撒拉族有哪些别具风格的饮食习俗呢?一起来撒拉族文化中看看。  撒拉族男儿,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此外,养蜂是撒拉人最喜爱的副业生产,园艺
2023-12-21
罗布林卡的文化开放让锡伯族传统节日成为亮丽风景,具体而言,锡伯族有哪些大众化节日活动呢?

罗布林卡的文化开放让锡伯族传统节日成为亮丽风景,具体而言,锡伯族有哪些大众化节日活动呢?

  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锡伯族,其大众化节日还不少,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抹黑节、杜因拜扎坤节(西迁节)等,其中抹黑节和西迁节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体现了传统的锡伯族文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春节:从阴历年三十开始,各家各户都要杀猪宰羊赶做各种年菜、年饼、油炸果子。除夕晚,全
2023-12-21
探索汉族传统服饰文化:从历史渊源到当代发展

探索汉族传统服饰文化:从历史渊源到当代发展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服饰等,汉族文化包含了服装文化、歌曲文化、饮食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所组成。今天就由小编我为大家详细的讲一下传统汉族服饰文化。  汉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辉煌灿烂。纵观几千年的历史,汉族的服饰,在式样上主要有上衣下裳
2023-12-21
揭秘锡伯族的源流:他们是否是古代某一族群的后代?

揭秘锡伯族的源流:他们是否是古代某一族群的后代?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的繁衍,而现代许多的民族都是由古代的民族后裔。锡伯族是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他是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之一,而锡伯族的历史由来已久,你知道锡伯族是古代哪个民族的后裔吗?下面的锡伯族文化为您解答,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锡伯族,是中国境内的一支少数民族,与古代鲜卑和近代满族有一定的关系
2023-12-21
探寻藏族文化中的女性荣耀:揭秘藏族传统节日“吉祥天母节”

探寻藏族文化中的女性荣耀:揭秘藏族传统节日“吉祥天母节”

  “天母节”又称“仙女节”是藏族的女性节日,藏族妇女对这个节日尤为喜爱,因为在这一天男人们会对女人特别尊敬,并且会给女人送礼物或钱,即便不认识的也会有所表示。在藏族文化中天母节是对妇女尤为重要的一个节日,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天母节的历史意义与传统习俗。  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藏族民间流传着这样的生动
2023-12-21
- 揭开布依族人民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文化之门

- 揭开布依族人民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文化之门

  在传统节庆中必不可缺的是歌会。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他们喜欢载歌载舞,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每一个传统节庆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人们是为了纪念那个故事,而流传至今。布依族文化就向我们呈现一个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那就是查白歌节,下面小编带你倾听那份美丽动人的情感吧。  简介  查白歌节是贵州省西南兴
2023-12-21
饶有趣味的锡伯族“涂黑节”庆典:探索多元文化并颂扬独特表达方式

饶有趣味的锡伯族“涂黑节”庆典:探索多元文化并颂扬独特表达方式

  抹黑节是锡伯族的一个有趣的节日。在节日期间,人们都会成群结队、挨家挨户的去抹黑,只有被人抹到才能在来年大吉,而那时候你可以看到街上都是一群被抹得满脸黑灰的人在行走。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锡伯族文化吧!  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的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
2023-12-21
探究少数民族土家族独具特色的古老音乐文化:咚咚喹乐器的起源、制作和演奏过程

探究少数民族土家族独具特色的古老音乐文化:咚咚喹乐器的起源、制作和演奏过程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土家族的文化主要传承体现,土家族传统文化底蕴丰富。这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吹咚咚喹。相信大家对于咚咚喹都比较的陌生,其实咚咚喹就是土家族的一种古老乐器。那么,大家对于咚咚喹有多少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咚咚喹”的制作  咚咚喹制作简单,
2023-12-21
揭秘苗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反扳木鼓舞”

揭秘苗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反扳木鼓舞”

  在现实生活当中,民间艺术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苗家文艺在这里也体现了出来,其中以木鼓舞是最为盛名的。木鼓舞是苗族舞蹈的精华,是苗族文化活动的活化石。那么,大家对于苗族民间的反扳木鼓舞了解吗?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反排木鼓舞是苗族神话中造人之神——“蝴蝶妈
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