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古老的祭天文化:祭天古歌

2025-08-03 04:10:55

  在神秘的香格里拉藏着一个神秘的民族,他们的生活极少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依旧维持着自己古老的文化传统,穿民族服装,没有空气的污染,也没有骗子成群,整个村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就是纳西族。那么你知道纳西族的祭天文化吗?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纳西族文化吧!

  祭天,纳西语称“美补”,是纳西族社会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为隆重、文化内涵最为丰厚的传统仪式活动,也是东巴文化的重要构成。纳西民间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两句话,准确地表明了祭天在纳西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纳西美补迪”,即“祭天是纳西人最大的事”;“纳西美补若”,即“纳西人是祭天的子民”。

  祭天传统的初始,在纳西族创世史诗《崇般图》(《创世纪》)中有神话式的述源:崇仁利恩和衬红褒白从天上迁居到人间后,久不生育,问计于父母,知须祭天,祭后生三子。三子不会说话,再求计于天父,知祭天需有立神石、神木、点香、牲祭等仪式。再祭,三子各说出三种语言。从此祭天成为祖规。

  由此可见,祭天活动在纳西社会源远流长。元代李京《云南志略》中即有记载:么些人“正月十五登山祭天,极严洁,男女动百数,各执其手,团旋歌舞以为乐。”由此,可窥元代纳西族民间的祭天活动之一斑。

  纳西族祭天一般最正月初一至十五这段时间内择日举行,为期或四五天,或七八天不等,属大祭;有的还进行秋祭,即小祭。有专门的祭天场,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祭天群。祭天仪式由祭司东巴主持,每一程式都要由东巴诵唱相应的祭天经诗,合起来多达近万行,构成了洋洋大观的祭天长歌。

  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辑的纳西族东巴经诗《祭天古歌》均系祭天祝辞,按祭仪的程式,从头至尾的全部祭辞共8,000行,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祭天文化的原貌。总体上而言,这部《祭天古歌》是纳西古代祭天活动程式化的结果,是祭司东巴在主持祭天活动的过程中,为配合具体而繁缛的仪式、仪节而编写创作的祭天经诗,作品产生的具体年代已遥不可溯,但从口诵经发展到经文记载,其定型当为东巴文学发展的后期,即元代前后。

  一、《祭天古歌》的基本内容
  《祭天古歌》由以下各部经卷组成:
  《蒙增·崇般绍》(《生献牺牲篇·人类繁衍篇》):此系祭天卷,意为生献牺牲。当把一只“四蹄白净黑猪”破血后先完整地进行生献时,由东巴诵念之。《崇般绍》意为传颂人类繁衍史章。两卷内容有别,但大都书写为一卷,约1400行。

  开头描写如何用圣洁的祭水向四方洒奠,然后颂天(神)、地(神),讲述祭祀规程、叙说年月日来历,吉星出现时人类种蛋变气,气变露珠,露滴柏木出天舅,露滴栗木出天帝之神,第三滴露入海而出现人类,接着叙述从忍利恩上天娶天女,迁徙回人间创业,为求子嗣祭天,其子孙后代恩享诺、诺本普、本朴俄、俄高勒、高乐趣,与定居丽江的苏和尤,迁居金沙江边的禾与梅,世代不忘祭天。最后表达祭天的虔诚之情和美好愿望。

  《共许》(《放生篇》):“共许”意为放生,系祭天仪式中的一个仪节,以牛(后改用大公鸡)祭,祭词500句,主要叙述开创之初不知祭天,后来懂得以洁净的牺牲向天地之神放生祭祀,用杜鹃木、蒿枝驱赶秽魂,把降下的灾祸抵挡回去,并查找自己的过失——从忍利恩到高勒趣生四子,代代如此,使福泽连绵千年。

  《考赤绍》(《迎取长生不老药》):篇名意为迎请神药,全篇300句,叙述从忍利恩夫妇忘了把长生药从天上带到人间,因此马小如兔,犬小如鼠。从忍利恩带着猎犬、射手、智者,去到苏美堪盘大山,猎获奇兽爽里爽坎美根,割取三颗胆囊(神药),两颗大如牛头马头,留在天地间,天地变得晶莹开阔。第三颗驮回来,用酒药“奇赤”泡制,解除百病,人得长寿,鹤得长寿,栗柏长寿,次后就用栗、柏二木祭天,迎来福泽。

  《吉本布》(《祭雷神电神篇》):仪式在祭天坛右侧另插祭木祭石进行,祭词400余句,叙述开创之初不懂得祭祀,后来祭了雷电之神,没明朗,地殷实,人富足。接着赞美雷电神的为宜威仪,驱秽魂,顶灾祸,抛过失,祝愿子民繁荣昌盛。

  《哈时》(《熟献牺牲篇》):这个仪式与“蒙增”同样重要,祭词长达1600句,叙述用神木、神石安置阳神、阴神,洁食熟祭,驱秽,赞美天地,历数地神的恩惠,表达祭祀的虔诚和祈望福佑的愿望,再祭告许神(天舅),又列举天上、古代、拉市地方、热地方和牧场上的富者,祈愿将他们的福份迎请进来,最后在“嗬寿你嗬”(大吉大利)的呼喊声中欢送神祇。

  《素库》(《招迎家神篇》):祭天坛活动结束后,将举行“考赤绍”时挂祭猪胆、脾的柏、栗树枝带回家中,另设祭进行。祭词600句,开头叙述洒祭水,吹树叶、指哨,并借喜鹊、骡子、犍牛的鸣叫声招迎家神,接着讲述若诺神山的建造,人类的由来;天喊寿岁,喊到“谁要一亿年”时,人未醒,被江石得去,其后江流得万岁,树木得千岁,虎得六十岁,从忍利恩得百二十岁。迎得长寿家神,搭设金银桥、宝石床,铺虎皮,备办佳肴美酒,驱逐秽魂,再也不让家神离去。

  《鲍麻鲍》(《点抹圣油篇》):点抹圣油是迎家神仪式中的重要仪节。鲍麻象征福泽。祭词百余句,叙述从忍利恩忘了把圣油从天上带到人间,儿子不会说话,便去神山向天女求取用天牛之奶做成的鲍麻,并加以赞美:米利东主抹它生九子,高勒趣用它生四子;点眼眼亮,点耳耳聪,点手手灵,点脚脚快,点门鬼不进,点床做好梦,点灶四时丰足,点柱百岁安康,点锁锁住万两金,点斗量进千担米。

  《素章兹》(《为家神招迎富裕亡魂篇》):祭词仅90句,描写天上的美汝贝增身子挨天,衣摆扫地;拉市地方的阿泽乌赤,有一天要百架牛耕的田地;贡堆地方的拉玛久泽用布为牛搭桥,用毡子为鸡垫窝,收获千担谷;富恩羽普督的金戒指有七百枚,进而表达要把他们的富魂招引入门。

  《贡生卑初聘》(《为无后者替祭篇》):篇名直译为“驱送天鬼”,替因无后不能祭天的人户举行祭祀仪式。经文系祭天经,但不在祭天场诵念,而在卜后有“天鬼”的村寨附近的山坡边举行驱鬼仪式时诵念。内容大体上与上述雷同。

  可能你也喜欢:
  
  
  
  

同类文章
评估满族人口规模及其地域分布情况

评估满族人口规模及其地域分布情况

  曾经的满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辉煌灿烂的一笔,随着清王朝的毁灭,满族文化一度处在低谷,但是时间走到现代化的社会,如今全国上下的满族人民发展出了多少的人口,具体又都分布在全国的什么地方呢?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满族的人口数量约为1041.0585万人。其中辽宁有满族533.6895
2023-12-20
深入了解具有独特魅力的撒拉族美食文化,尽享文化与美食融合的难得盛宴

深入了解具有独特魅力的撒拉族美食文化,尽享文化与美食融合的难得盛宴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中国黄河沿岸的青海省地区。作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撒拉族所有的习俗得根据伊斯兰教而定。撒拉人自称“撒拉儿”,其他民族称之为“撒拉”。那么,撒拉族有哪些别具风格的饮食习俗呢?一起来撒拉族文化中看看。  撒拉族男儿,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此外,养蜂是撒拉人最喜爱的副业生产,园艺
2023-12-21
罗布林卡的文化开放让锡伯族传统节日成为亮丽风景,具体而言,锡伯族有哪些大众化节日活动呢?

罗布林卡的文化开放让锡伯族传统节日成为亮丽风景,具体而言,锡伯族有哪些大众化节日活动呢?

  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锡伯族,其大众化节日还不少,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抹黑节、杜因拜扎坤节(西迁节)等,其中抹黑节和西迁节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体现了传统的锡伯族文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春节:从阴历年三十开始,各家各户都要杀猪宰羊赶做各种年菜、年饼、油炸果子。除夕晚,全
2023-12-21
探索汉族传统服饰文化:从历史渊源到当代发展

探索汉族传统服饰文化:从历史渊源到当代发展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服饰等,汉族文化包含了服装文化、歌曲文化、饮食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所组成。今天就由小编我为大家详细的讲一下传统汉族服饰文化。  汉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辉煌灿烂。纵观几千年的历史,汉族的服饰,在式样上主要有上衣下裳
2023-12-21
揭秘锡伯族的源流:他们是否是古代某一族群的后代?

揭秘锡伯族的源流:他们是否是古代某一族群的后代?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的繁衍,而现代许多的民族都是由古代的民族后裔。锡伯族是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他是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之一,而锡伯族的历史由来已久,你知道锡伯族是古代哪个民族的后裔吗?下面的锡伯族文化为您解答,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锡伯族,是中国境内的一支少数民族,与古代鲜卑和近代满族有一定的关系
2023-12-21
探寻藏族文化中的女性荣耀:揭秘藏族传统节日“吉祥天母节”

探寻藏族文化中的女性荣耀:揭秘藏族传统节日“吉祥天母节”

  “天母节”又称“仙女节”是藏族的女性节日,藏族妇女对这个节日尤为喜爱,因为在这一天男人们会对女人特别尊敬,并且会给女人送礼物或钱,即便不认识的也会有所表示。在藏族文化中天母节是对妇女尤为重要的一个节日,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天母节的历史意义与传统习俗。  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藏族民间流传着这样的生动
2023-12-21
- 揭开布依族人民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文化之门

- 揭开布依族人民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文化之门

  在传统节庆中必不可缺的是歌会。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他们喜欢载歌载舞,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每一个传统节庆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人们是为了纪念那个故事,而流传至今。布依族文化就向我们呈现一个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那就是查白歌节,下面小编带你倾听那份美丽动人的情感吧。  简介  查白歌节是贵州省西南兴
2023-12-21
饶有趣味的锡伯族“涂黑节”庆典:探索多元文化并颂扬独特表达方式

饶有趣味的锡伯族“涂黑节”庆典:探索多元文化并颂扬独特表达方式

  抹黑节是锡伯族的一个有趣的节日。在节日期间,人们都会成群结队、挨家挨户的去抹黑,只有被人抹到才能在来年大吉,而那时候你可以看到街上都是一群被抹得满脸黑灰的人在行走。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锡伯族文化吧!  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的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
2023-12-21
探究少数民族土家族独具特色的古老音乐文化:咚咚喹乐器的起源、制作和演奏过程

探究少数民族土家族独具特色的古老音乐文化:咚咚喹乐器的起源、制作和演奏过程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土家族的文化主要传承体现,土家族传统文化底蕴丰富。这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吹咚咚喹。相信大家对于咚咚喹都比较的陌生,其实咚咚喹就是土家族的一种古老乐器。那么,大家对于咚咚喹有多少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咚咚喹”的制作  咚咚喹制作简单,
2023-12-21
揭秘苗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反扳木鼓舞”

揭秘苗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反扳木鼓舞”

  在现实生活当中,民间艺术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苗家文艺在这里也体现了出来,其中以木鼓舞是最为盛名的。木鼓舞是苗族舞蹈的精华,是苗族文化活动的活化石。那么,大家对于苗族民间的反扳木鼓舞了解吗?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反排木鼓舞是苗族神话中造人之神——“蝴蝶妈
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