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趣味的毛南族婚俗

2025-09-07 01:10:55

  毛南族的婚俗很特别,他们盛行早婚甚至未出生就由双方父母定亲,一般在六七岁就由父母合命,如不相克,便通过媒人到男女双方说定婚礼、陪嫁数目。此外,还有送棉花条、抢帽等婚礼习俗。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有关毛南族的婚俗,就随小编来看看毛南族文化吧。

  送棉花条
  订婚后,待男女双方的年龄到二十岁左右便可择日结婚。结婚时要请法的师作“招来魂”等法的事,还要请子女双全的人来杀猪。杀猪时,看猪血流出的情况预言子孙后代的吉昌,如血鲜红,迸射远,则子孙兴旺。婚后新娘不落夫家,并于结婚当天就回娘家住,以后按照在结婚时选择的吉月回男家去一次,由一两位青年妇女陪送,男方要给新娘半后棉花条,意思是子孙连绵,再以后祗在农忙时回夫家,直到怀孕生子后,才到男家定居。

  毛南族婚俗上的特点有:如逢节日喜庆或农闲晚上,男女青年喜欢对唱山歌;舅权比较突出——姑家嫁女,要给舅舅送礼;结婚的礼仪比较复杂,带有传统色彩等。受附近壮族、汉族婚俗的影响,同其他民族通婚的现象已较为普遍。

  毛南族青年自由自在的恋爱生活,从恋爱到结婚,其中不乏独特的民族特色。

  抢帽
  自由恋爱毛南族向来有对歌自由恋爱的风俗。在对歌之前,人们常常看到一种有趣的现象,毛南人称为“抢帽”。

  “抢帽”是后生哥和姑娘们的事。在赶圩、吃喜酒或民间集会活动时,当小伙子看中了哪一个姑娘,便千方百计寻找机会抢走对方的花竹帽(也有的抢走对方的手帕)。姑娘的花竹帽被抢走后,她回过头来瞄了小伙子一眼,如果自己觉得人材不中意,便向对方表露出一种不满的情绪,立即把帽子抢回来。倘若这次抢不回来,以后也要寻找机会抢回来,或托人把原物索回来。遇到这种情况,小伙子知道和对方交不成朋友了。

  反之,要是女方觉得小伙子人材中意,她便默默地应许,乐意让小伙子把花竹帽拿走,当即或往后一些日子,自己也向对方索取一件礼物,作为纪念。还有一些求偶心切的姑娘,她们在赶圩或去做“娘伴”时,常常故意将荷包里的手帕露出来,或夹在显眼的腑窝下,方便有心的小伙子抢走。“抢帽”中意了,两者算是交上朋友。但是,“抢帽”仅仅是朋友之交,仅仅是恋爱的前奏曲。

  媒人牵线
  别有风趣的婚礼毛南人恋爱自由,但婚姻不自主。婚姻常由媒人牵线搭桥。

  毛南人的婚礼,既繁杂,又别致,是别有一番情趣的媒人牵线搭桥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男方父母先看中女方,托媒人求婚。

  二种是双方互相不认识,全靠媒人搭桥,然后测命先生算,看双方的八字。双方八字若是相尅相冲,就不能结为夫妻,要给女方退回八字,另图他计。是相生相和,媒人便约定双方在某日子到某一地点相亲。相亲主要是互相看看对方的身材相貌是否中意。相亲后,媒人的手里放一些零碎钱,毛南话叫“送垫”。如不同意,就不给或少给。媒人收了“垫钱”,过一段时间便分别到男方和女方家,告诉对方已经同意了。这时,各家都请媒人吃一餐酒肉表示感谢。

  这个程序毛南话叫“焊垫”,即“合婚”的意思。“焊垫”的当晚,媒人与主家商定聘礼钱,毛南人称为“讲牛”。以铜钱为聘金的叫“黑牛”,以白银为聘金的叫“白牛”。如今用人民币,只称“讲牛”,不分什么“黑牛”、“白牛”了。商定后,男方选择一个日子,报知女方,然后由新郎的妹妹或姐姐跟媒人去,把“牛钱”送给女方(即送聘金),这就是订婚钱。有的一次送齐,有的先送一半,到婚期再一送半。一般“牛钱”的礼品是两篮年糕、一只阉鸡、一挂猪膀蹄、一壶酒、三颗槟榔、一包盐、一把烟叶(或一条卷烟)、四捆面条,还有红糯饭和糍粑。女方给男方回赠一条布。

  送“牛钱”后,男方接着请“先生”选择吉日迎新。如果吉日临近,双方筹办不及,便暂不办婚事,先在吉日里接新娘“踩门”。“踩门”花费不大,由媒人代替新郎提一篮红糯饭、猪肉、酒等简单礼品到新良家,当天便由一位“娘伴”陪着新娘跟媒人一起到新郎家。新郎家只办两、三桌酒请亲近的房族来吃。家公和吃“踩门”酒的叔伯都要给娘送一些钱,叫做“哄媳妇钱”;婆家给新娘和娘伴各送一条布。

  “踩门”后,妇方就算是男方家里一员,村上人便可称她为某某媳妇了。“踩门”后的第二天,新朗读便和娘伴一起回娘家去。过一段时间,待男方筹备齐全了,再大办酒席请客举行婚礼。如果筹备婚事可以赶得及,便在所选吉日府行迎亲,但至少要提前三个月告诉女方,让女方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嫁妆。

  你可能也喜欢:
  
  
  
  

同类文章
评估满族人口规模及其地域分布情况

评估满族人口规模及其地域分布情况

  曾经的满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辉煌灿烂的一笔,随着清王朝的毁灭,满族文化一度处在低谷,但是时间走到现代化的社会,如今全国上下的满族人民发展出了多少的人口,具体又都分布在全国的什么地方呢?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满族的人口数量约为1041.0585万人。其中辽宁有满族533.6895
2023-12-20
深入了解具有独特魅力的撒拉族美食文化,尽享文化与美食融合的难得盛宴

深入了解具有独特魅力的撒拉族美食文化,尽享文化与美食融合的难得盛宴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中国黄河沿岸的青海省地区。作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撒拉族所有的习俗得根据伊斯兰教而定。撒拉人自称“撒拉儿”,其他民族称之为“撒拉”。那么,撒拉族有哪些别具风格的饮食习俗呢?一起来撒拉族文化中看看。  撒拉族男儿,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此外,养蜂是撒拉人最喜爱的副业生产,园艺
2023-12-21
罗布林卡的文化开放让锡伯族传统节日成为亮丽风景,具体而言,锡伯族有哪些大众化节日活动呢?

罗布林卡的文化开放让锡伯族传统节日成为亮丽风景,具体而言,锡伯族有哪些大众化节日活动呢?

  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锡伯族,其大众化节日还不少,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抹黑节、杜因拜扎坤节(西迁节)等,其中抹黑节和西迁节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体现了传统的锡伯族文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春节:从阴历年三十开始,各家各户都要杀猪宰羊赶做各种年菜、年饼、油炸果子。除夕晚,全
2023-12-21
探索汉族传统服饰文化:从历史渊源到当代发展

探索汉族传统服饰文化:从历史渊源到当代发展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服饰等,汉族文化包含了服装文化、歌曲文化、饮食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所组成。今天就由小编我为大家详细的讲一下传统汉族服饰文化。  汉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辉煌灿烂。纵观几千年的历史,汉族的服饰,在式样上主要有上衣下裳
2023-12-21
揭秘锡伯族的源流:他们是否是古代某一族群的后代?

揭秘锡伯族的源流:他们是否是古代某一族群的后代?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的繁衍,而现代许多的民族都是由古代的民族后裔。锡伯族是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他是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之一,而锡伯族的历史由来已久,你知道锡伯族是古代哪个民族的后裔吗?下面的锡伯族文化为您解答,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锡伯族,是中国境内的一支少数民族,与古代鲜卑和近代满族有一定的关系
2023-12-21
探寻藏族文化中的女性荣耀:揭秘藏族传统节日“吉祥天母节”

探寻藏族文化中的女性荣耀:揭秘藏族传统节日“吉祥天母节”

  “天母节”又称“仙女节”是藏族的女性节日,藏族妇女对这个节日尤为喜爱,因为在这一天男人们会对女人特别尊敬,并且会给女人送礼物或钱,即便不认识的也会有所表示。在藏族文化中天母节是对妇女尤为重要的一个节日,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天母节的历史意义与传统习俗。  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藏族民间流传着这样的生动
2023-12-21
- 揭开布依族人民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文化之门

- 揭开布依族人民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文化之门

  在传统节庆中必不可缺的是歌会。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他们喜欢载歌载舞,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每一个传统节庆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人们是为了纪念那个故事,而流传至今。布依族文化就向我们呈现一个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那就是查白歌节,下面小编带你倾听那份美丽动人的情感吧。  简介  查白歌节是贵州省西南兴
2023-12-21
饶有趣味的锡伯族“涂黑节”庆典:探索多元文化并颂扬独特表达方式

饶有趣味的锡伯族“涂黑节”庆典:探索多元文化并颂扬独特表达方式

  抹黑节是锡伯族的一个有趣的节日。在节日期间,人们都会成群结队、挨家挨户的去抹黑,只有被人抹到才能在来年大吉,而那时候你可以看到街上都是一群被抹得满脸黑灰的人在行走。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锡伯族文化吧!  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的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
2023-12-21
探究少数民族土家族独具特色的古老音乐文化:咚咚喹乐器的起源、制作和演奏过程

探究少数民族土家族独具特色的古老音乐文化:咚咚喹乐器的起源、制作和演奏过程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土家族的文化主要传承体现,土家族传统文化底蕴丰富。这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吹咚咚喹。相信大家对于咚咚喹都比较的陌生,其实咚咚喹就是土家族的一种古老乐器。那么,大家对于咚咚喹有多少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咚咚喹”的制作  咚咚喹制作简单,
2023-12-21
揭秘苗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反扳木鼓舞”

揭秘苗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反扳木鼓舞”

  在现实生活当中,民间艺术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苗家文艺在这里也体现了出来,其中以木鼓舞是最为盛名的。木鼓舞是苗族舞蹈的精华,是苗族文化活动的活化石。那么,大家对于苗族民间的反扳木鼓舞了解吗?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反排木鼓舞是苗族神话中造人之神——“蝴蝶妈
2023-12-21